立足中西交流互鑒,構建中國話語體系
——《T.S.艾略特文學思想研究》新書發布會暨艾略特學術研討會舉行
2023-01-19 13:00 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新聞網 作者:外國語學院 點擊:



(供稿 外國語學院)1月18日,歐洲科學院院士、我校黨委書記蔣洪新教授撰寫的《T.S.艾略特文學思想研究》新書發布會暨艾略特學術研討會在云端舉行。會議邀請到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浙江工商大學、閩南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杭州師范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代表出席并座談,共話艾略特研究。活動分為新書發布會和學術研討會兩部分,分別由北京外國語大學王佐良外國文學高等研究院院長金莉教授、我校外國語學院院長曾艷鈺教授主持。
“中國有說不完的紅樓夢,英國有道不盡的莎士比亞,在當代外國文學領域中,艾略特是永遠開采不盡的一座學術寶庫”。蔣洪新教授在致辭中回顧了從事艾略特研究的歷程,他表示在研究過程中,一是注重內容研究的整體性,二是注重學術評價的歷史性,三是注重研究方法的契合性。通過對接新時代我國外國文學研究的新需求,開啟外國文學思想研究的新思路。他希望,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語境下,這項工作對建構本土文學思想和文學話語權、繁榮文學創作產生借鑒意義。
22名專家學者先后發言,他們對新書的發布表示祝賀,高度評價了《T.S.艾略特文學思想研究》的學術價值,希望蔣洪新教授在相關研究領域繼續深耕,期待更多學者的參與和更多的研究成果。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陳眾議、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陸建德、浙江大學吳笛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吳其堯教授等專家學者認為,蔣洪新教授的《T.S.艾略特文學思想研究》從靜和動的對位當中切入,在個性與共性、文學與宗教、內部與外部、有用與無用、交錯與比較等一系列的辯證關系當中展開批評,是一部思想非常深刻、詩意盎然的理論著作,對于建構中國學者國際學術話語具有重要的學術貢獻。
北京外國語大學金莉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傅浩、江西師范大學傅修延教授、上海交通大學楊楓教授等專家學者表示,蔣洪新教授的著作推動了艾略特的中國研究,內容非常豐富,是一部作家研究的經典之作,是一部艾略特研究的巔峰之作,也是一部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的典范之作,很好體現了中國視角、中國話語和中國立場。
上海交通大學彭青龍教授、閩南師范大學副校長張龍海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院長張劍教授、上海師范大學朱振武教授、杭州師范大學殷企平教授等認為《T.S.艾略特文學思想研究》是一部內容豐富、思想深刻的學術精品,一部學術史和思想史相得益彰的學術精品,一部視野宏闊、學貫東西的學術精品,標志著我國對艾略特研究的新高度、新廣度和新深度。
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聶珍釗教授、清華大學曹莉教授、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董洪川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杰出學者”特聘教授郭英劍等表示,蔣洪新教授的新著《T.S.艾略特文學思想研究》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艾略特文學思想的學術專著,而且也是國際學術界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艾略特文學思想的學術專著,新書的出版是我國文學研究領域、尤其是外國詩人詩學研究的一件大事。
南京大學楊金才教授、浙江工商大學蔣承勇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查明建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張和龍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劉建軍教授等專家結合自身的閱讀體會,認為《T.S.艾略特文學思想研究》突破了以往作家研究單一的、隔離式的研究范式,從共識的層面出發,將艾略特放在同時代其他重要作家流派的創作背景中,建立聯系的認識架構,立足中西文化交流互鑒的視角,展開中外對比,彰顯了中國經驗。
在學術研討會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陸建德教授作了題為《“從缺乏詩意的資源里創作詩歌”——略說艾略特的文學思想》的主旨報告。與會專家學者圍繞艾略特的文學思想,新世紀艾略特研究的新范式、新途徑,艾略特與中國,艾略特詩歌翻譯與教學等議題進行了交流研討。
據悉,《T.S.艾略特文學思想研究》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由緒論、十章以及結語三個部分構成,近30萬字,系蔣洪新教授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世紀美國文學思想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為國內外第一部全方位對20世紀現代派旗幟性詩人、批評家艾略特的文學思想進行整體系統研究的著作,擺脫了國內外普遍存在的碎片化、單一化的研究舊式,創新性地以文學思想整個體系為切入點,通過與同時代西方文學家、流派的對照研究以及與中國古代文論思想的對讀等方式,深入闡發了艾略特文學思想的源流、內涵、影響和價值。該書的出版體現了中國學者在建構國際學術話語權上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對我國文藝工作者如何建構本土文學思想和文學話語權、繁榮文學創作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編輯:李欣茹
責編:馬鐵泉
審核:陳麗榮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