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8 20:18 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新聞網 作者:生命科學學院 點擊:

(供稿 生命科學學院)近日,我校生命科學學院動物多肽藥物創制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和湖南省芙蓉實驗室多肽及小分子藥物研發平臺在質子門控氯離子通道門控機制研究領域取得原創新進展,研究結果以長文“A new polymodal gating model of the proton-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發表在校定SCI-TOP期刊Plos Biology(自科I類A級刊物)。
質子激活氯通道PAC是2019年鑒定到的新型氯離子通道,與缺血導致的神經細胞死亡密切相關,是潛在的腦缺血治療靶點。研究團隊首次發現了PAC通道的雙功能小分子調制劑C77304,闡明了C77304雙向調控PAC通道的分子機制,并以其作為分子探針揭示了PAC通道的質子感受分子機制,發現該機制在來源于不同物種的直系同源PAC通道中具有保守性。同時,本研究發現PAC通道除經典的質子門控外還存在非經典的離子流電壓門控,進而構建了PAC通道的多模態門控模型,即跨膜電壓和質子既可分開又能協同驅動PAC通道開放。
動物多肽藥物創制國家地方工程聯合實驗室唐城副教授、劉中華教授,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董昊教授以及紐約大學Rajesh Khanna教授為本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我校博士研究生趙飄、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楊玉欽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了浙江大學醫學院楊帆教授的大力支持。肖震,Samantha Perez-Miller、張恒、羅國清、劉皓、李亞奇、廖情誼等參與研究。
編輯:黃依依
責編:馬鐵泉
審核:陳麗榮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