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888下载-大发888中文官网_百家乐存200送200_全讯网六 (中国)·官方网站

English 信息公開 服務大廳 辦公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媒體師大 > 正文

媒體師大

【學習強國】3年來主持社科基金項目15項,發表論文50余篇——南方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研究中心創下首個“黃金三年”

2022-02-21 10:30   來源:學習強國   作者:余媛 肖舞   點擊:

田野工作140多次,主持國家社科、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湖南省社科、湖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共15項,發表研究論文50余篇,舉辦較大型學術活動15次,出版專著2部,撰寫近30萬字的音樂舞蹈民族志著作等等,不到3年時間,湖南師范大學“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研究中心”在趙書峰教授的帶領下,深耕三湘田野,收獲累累碩果,可謂創下了首個“黃金三年”。

一、田野工作

2019年,研究中心14次下田野工作,涉及常德、湘西、湘南等地。2020年,研究中心前往湖南常德、邵陽、懷化、郴州、湘西、永州、廣西桂林等地進行田野考察工作共68次。2021年,研究中心下田野工作共64次,涉及湘西、永州、邵陽、廣西、廣東等地。

隨著田野工作的深入,研究中心在2020與2021年分別在龍山縣里耶鎮及靛房鎮坡腳鄉、藍山縣匯源瑤族鄉、金秀縣羅香鄉橫村屯等地舉行掛牌儀式。目前研究中心有6處田野考察基地,分別于湖南江華、江永、湘西龍山等地,搜集了大量的湖南省少數民族樂舞研究的第一手田野資料,為研究中心成員的學術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素材。

二、成果豐碩

截至目前,研究中心主持關于“南方少數民族音樂與湖南瑤族音樂舞蹈”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例如2020年度獲得的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項目“中國與東南亞瑤族《盤王大歌》系列傳世唱本整理與研究”課題。還有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項,獲得湖南省相關社科基金項目9項,其他項目3項。這些項目都是嘗試將音樂與語言學、哲學、史學、社會學、新科技等方面融會貫通,呈現出了更加有內涵、有思想、有意義的文藝空間。

目前,研究中心成員共發表了關于湖南以及南方少數民族音樂與舞蹈研究方面的論文50余篇,其中以瑤族樂舞研究成果最多。譬如,《中央音樂學院學報》(CSSCI,北大核心)2020年第2期發表的趙書峰《湘桂邊界平地瑤音樂的族性建構與文化認同》,《中國音樂》(CSSCI擴展版,北大核心)2020年第1期發表的趙書峰《傳統的延續與身份的再造——瑤族“盤王節”音樂文化身份研究》,《中國音樂學》(CSSCI,北大核心)2020年第1期發表的趙書峰《老撾優勉瑤婚俗音樂田野考察與初步研究》,《中國音樂》(CSSCI,北大核心)2021年第3期發表的趙書峰《跨界族群與音樂認同——老撾優勉瑤婚俗儀式音樂的身份問題研究》,《樂府新聲》2019年發表的趙書峰《湘南藍山縣瑤族傳統儀式音樂的歷史與當下——[民國]雷飛鵬纂修<藍山縣圖志·瑤俗>(卷十四)讀后感》,《中國音樂》2020年發表的趙書峰《傳統的延續與身份的再造——瑤族“盤王節”音樂文化身份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2021年發表的趙書峰、王愛紅《被重建與置換的音樂表演語境——湘南過山瑤“坐歌堂”音樂田野作業反思》,《歌海》發表的王愛紅《湖南過山瑤傳統婚俗儀式音樂田野考察——以新田龍泉鎮大灣村大三源婚禮為研究個案》等研究論文,分量足、影響大、學理性強,緊扣歷史學、符號學、人類學等學科內容,在“跨學科”思維中拓寬研究空間。除此之外,“中心”還針對不同民族的田野考察對象撰寫了近30萬字的音樂舞蹈民族志作品。

三、嚴謹高效

在研究中心辦公室的墻壁上,“嚴謹、高效、激情”六個大字格外顯眼,然而這些字背后的深刻含義早已鐫刻在中心成員每一個人的心中,成為了他們做學問、煉文章的最基本準則,產生了不錯的學術成果。在趙書峰的嚴格要求下,研究中心的碩博研究生們要進行每周一課、每月一匯報,時刻將自己的學術研究與大家分享。除去日常學習匯報,研究中心組織并舉辦較大型的學術活動共有15次,2019年9月研究中心舉辦碩、博研究生階段性學習和田野學術匯報沙龍以及趙書峰《學術論文寫作格式與基本規范》的學術講座。10月舉辦了第二期“麓湘論壇”讀書會,分享書籍《傳統的發明》《論傳統》;12月舉辦了“民族音樂學學術研究經驗交流會”等共7次。2020年有4次學術交流活動,其中7月主辦“音樂民族志多樣性書寫風格”學術論壇。11月舉行《湖湘傳統樂舞田野文化志》首次組稿會。12月舉行南方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研究中心2020年度學術年會等活動。2021年有4次交流會議,其中3月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小標進行舞蹈作品《見證》《十八洞的新苗歌》闡釋會議。9月進行新學期田野與學習匯報會議。10月開始“中心”成員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胡萍教授的指導下進行語音學“國際音標”課程階段性學習交流。11月研究中心成員進行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項目“中國與東南亞瑤族《盤王大歌》系列傳世唱本整理與研究”課題階段性匯報等。

同時,研究中心碩博生多次參與全國性學術交流活動。其中博士后向婷于2021年1月4日,參加由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主辦的民族藝術學與少數民族音樂研究學術論壇暨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第十七屆年會;博士生楊聲軍2019年6月10日,參加由香港中文大學主辦的“湘中佛、道跨學科工作坊”研討會;2020年10月11日,楊聲軍參加由中國音樂學院主辦的”一帶一路音樂圖像學“研討會;2020年12月,楊聲軍的書評論文《民族音樂學研究的“中國實踐”——讀楊紅著<民族音樂學通論>有感》獲第九屆“上音院社杯”音樂書評征文博士生組二等獎;楊聲軍參加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當代音樂評論人才培養工程”——第二期全國優秀中青年音樂評論人才(含少數民族)網絡培訓班。博士生余媛2020年12月9日至12月29日參與由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主辦的北京藝術文化基金2019年度藝術人才培養項目“民族音樂產業創新人才交流平臺”;2021年10月28日,參加中國藝術人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碩士生徐花2020年11月20至11月18日,參加“2020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土家族打溜子傳承人群研修班”;碩士生李靜10月25日至11月25日參加“吉首大學2021年度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苗族民歌(湘西)傳承人群研培班”等。此外,博士楊聲軍榮獲湖南師范大學2021年國家獎學金和湖南師大音樂學院2021年學業一等獎學金。

四、續寫華章

大音無聲,傳云章于千載;妙筆天工,存文脈至千年。在趙書峰的帶領下,他和他的團隊足跡遍布了三湘大地,在瑤、苗、土家、侗等多個民族留下了田野印記,發掘了豐富的湖湘樂舞文化,在不斷的田野工作與學術反思中產生了豐碩成果,獲得了學界內許多專家學者的肯定與好評。未來,研究中心一方面仍繼續本著“嚴謹”“高效”“激情”的工作作風,秉承民族音樂學“田野做透,板凳坐穿”的學術理念,力爭在中國南方少數民族樂舞文化研究中,打造較有學術影響力的科研平臺,并為國家倡導的“文化自信”“鄉村振興”“非遺保護”“文旅融合”提供切實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將繼續基于民族音樂學田野考察工作理念,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的跨學科優勢,大力開展湖南境內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的系統性、整體性研究。并隨著學術研究方法的進一步擴展以及新材料的不斷發現,亟待結合前人的研究,重點加強以苗、瑤為代表的傳統音樂文化,向中國西南、東南亞乃至歐美傳播的民族音樂學研究邁進。

原文鏈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4579495937124673123&item_id=14579495937124673123&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分享到:

上一條:【新湖南】湖南師范大學:積極探索與構建研究生哲學類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下一條:【紅網】思政課何以爆款?——解讀湖南師范大學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成功密碼

關閉

大连娱网棋牌打滚子| 东光县| 网络百家乐官网金海岸| 巨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三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视频中国象棋| 蜀都棋牌游戏大厅| 赌博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红宝石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二代皇冠博彩| 华泰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六合彩天线宝宝| 宁远县| 百家乐15人桌子| 澳门百家乐官网现场游戏| 免邮百家乐布桌| 卢克索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爱玩棋牌官方下载| 百家乐新规则| 安桌百家乐官网游戏百家乐官网 | 巴黎百家乐官网地址| 澳门百家乐心得玩博| 顶尖娱乐城开户| 澳门百家乐先赢后输| 哪个百家乐官网投注好| 555棋牌游戏| 金城百家乐玩法平台| 宜丰县| 威尼斯人娱乐城首存优惠| 电子百家乐官网规则| 百家乐官网作弊视频| 蓝盾百家乐代理| 皇冠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打水套利| 澳门百家乐官网然后赢| 大发888 软件| 在线百家乐有些一| 百家乐官网全透明牌靴| 3d大赢家| 百家乐技巧心| 沙龙百家乐官网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