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4 21:08 來源:學習強國x 作者:陳宇杭 梁蓓蓓 點擊:
朗讀者:劉雨薇

湖南師范大學2020級播音主持與藝術專業本科生
朗誦原文
《秋天的況味》——林語堂
我所愛的是秋林古氣磅礴氣象。有人以老氣橫秋罵人,可見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時中,我于秋是有偏愛的,所以不妨說說。
秋是代表成熟,對于春天之明媚嬌艷,夏日之茂密濃深,都是過來人,不足為奇了,所以其色淡,葉多黃,有古色蒼蘢之概,不單以蔥翠爭榮了。這是我所謂秋天的意味。
大概我所愛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凜冽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
那時的溫和,如我煙上的紅灰,只是一股熏熱的溫香罷了。或如文人已排脫下筆驚人的格調,而漸趨純熟練達,宏毅堅實,其文讀來有深長意味。
在人生上最享樂的就是這一類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為佳。煙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遠勝于香煙,因其味較和。倘是燒得得法,看那紅光炙發,有無窮的意味。
大概凡是古老,純熟,熏黃,熟練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樣的愉快。
如一只熏黑的陶爐在烘爐上用慢火燉豬肉時所發出的鍋中徐吟的聲調,是使我感到同觀人燒大煙一樣的興趣。或如一本用過二十年而尚未破爛的字典,或是一張用了半世的書桌,或如看見街上一塊熏黑了老氣橫秋的招牌,都令人有相同的快樂,人生世上如歲月之有四時,必然要經過這純熟時期,如女人發育健全遭遇安順的,亦必有一時徐娘半老的風韻,為二八佳人所絕不可及者。
使我最佩服的是鄧肯的佳句:“世人只會吟詠春天與戀愛,真無道理。須知秋天的景象,更華麗,更恢奇,而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都麗。我真可憐那些婦女識見偏狹,使她們錯過愛之秋天的宏大的贈賜。”若鄧肯者,可謂識趣之人。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早年留學美國、德國。獲哈佛大學文學碩士,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美術與文學主任、國際筆會副會長、景星學社社員等職。林語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曾創辦《論語》《人間世》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說《京華煙云》《啼笑皆非》。散文和雜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藝術》以及譯著《東坡詩文選》《浮生六記》等。1966年定居臺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主持編撰《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0歲。
作品賞析
秋日霜降,第一印象是寒冷蕭瑟。但《秋天的況味》作者描繪秋是“古老、純熟、熏黃、熟煉”,令人沉醉。好進一步描寫自己的感受含蓄、婉約,也許這正是作者的風格,他并沒有明說,而是比喻成“慢為熬燉回鍋肉,古老卻完整的舊字典,熏黑了老氣橫秋的招牌,大書法家蒼勁雄渾的筆跡”,讓讀者自己慢慢去品味。
文章最后感嘆道人們常在意春天的美好,卻總忘記秋天的“華麗、恢奇”。這句點睛之筆使文章發人沉醉,韻味意長。
(供稿單位:湖南師范大學美育中心 通訊員:陳宇杭 梁蓓蓓)
上一條:【人民網】湖南師范大學一行來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合作交流
下一條:【長沙晚報】長沙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干在實處,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交出優異答卷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