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2 19:43 來源:強國號 作者:陳宇杭 梁蓓蓓 點擊:
為人民服務
(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作者:毛澤東
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
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作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精兵簡政”這一條意見,就是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來的;他提得好,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采用了。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還要和全國大多數人民走這一條路。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中國人民正在受難,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我們要努力奮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我們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數人民的痛苦,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過,我們應當盡量地減少那些不必要的犧牲。我們的干部要關心每一個戰士,一切革命隊伍的人都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今后我們的隊伍里,不管死了誰,不管是炊事員,是戰士,只要他是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這要成為一個制度。這個方法也要介紹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托我們的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

賞析:
《為人民服務》是毛澤東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的演講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決定了共產黨人對待生死的特殊態度,毛澤東主席在講話中對共產黨人生死觀的闡明,無疑是全文最震撼人心之處。《漢書·司馬遷傳》中的《報任少卿書》寫道:“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毛澤東主席借此深刻論述了共產黨人的生死觀,這一論述將奮斗與犧牲聯系在一起從而高揚起共產黨人的犧牲精神,成為解讀中國共產黨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一個重要維度。在革命戰爭年代,多少共產黨人和張思德同志一樣,將為人民利益而死視為無上榮光和個人價值的最高實現,舍生忘死、慷慨赴死,每個個體的犧牲擁有了超越個體價值之外的意義,感召和激勵活著的同志前仆后繼、繼續奮斗,最終匯聚成為一支不可戰勝的偉大力量。

朗讀者—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22廣播電視藝術碩士:李成浩
(供稿單位:湖南師范大學美育中心 指導老師:李艷 通訊員:陳宇杭 梁蓓蓓)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