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4 17:48 來源:央廣網 作者:歐峰 伍稀雅 點擊:
央廣網長沙1月14日消息(記者 歐峰 實習生 伍稀雅)非國有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是指利用或主要利用非國有文物、標本、資料、藝術品等資產設立的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是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力量。在今年湖南省政協會議期間,省政協委員湯素蘭帶來了《關于助力湖南非國有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可持續發展的建議》的提案。

湖南省政協委員湯素蘭(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截至2021年底,湖南約有各類民營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100座以上。在民營“三館”的發展中,資金缺乏、人才隊伍缺乏且極不穩定、統一評級考核標準缺乏、扶持與激勵措施及管理辦法缺乏等問題亟待解決。
針對民營“三館”現狀,湯素蘭建議出臺《湖南省非國有博物館、美術館、藝術館管理辦法》,規范民營“三館”的登記注冊、開放運營、研學培訓、政府支持、社會捐贈以及注銷調整等行為。

湖南省政協委員湯素蘭(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要對‘民營’三館進行評級考核。”湯素蘭建議,根據館舍規模、社會效益、學術研究、收藏水準等,參照國家相關標準,評定一、二、三級館,按評定級別,每年差別化給予一定資金扶持與獎勵,同時加強年檢考核,明確降級、處罰與退出機制。
此外,她認為應打破人才培養、職稱評定瓶頸,“建議參照湖南省新文藝群體職稱評定辦法,給民營‘三館’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職稱評定,將民營‘三館’從業人員納入相關管理部門的統一培訓計劃。”
1月14日上午,湖南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在長沙開幕。省長毛偉明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作的工作報告指出,要推動旅游融合發展,創新“+旅游”方式,培育農業旅游、生態旅游、工業旅游、康養旅游、研學旅游等新業態,要在文旅互融互興中,讓紅色更亮、古色更新、綠色更麗。
對此,湯素蘭認為,要鼓勵民營“三館”參與政府主導的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將符合要求的民營“三館”納入中小學生研學基地。
“在相關主管部門指導下,成立湖南省民營‘三館’行業協會,支持民營‘三館’相互協作資源整合,更好地實現‘文化+旅游’跨界融合,激發自身活力。”湯素蘭告訴記者。
上一條:【紅網】兩會好聲音丨李紅權:讓專利質押賦能企業科技創新
下一條:【瀟湘晨報】委員聲音 | 謝永紅:建立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的特殊路徑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