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7 21:13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作者:林洛頫 點擊:

湖南省人大代表李紅權。受訪單位供圖
人民網長沙1月17日電 (記者 林洛頫) 民營經濟占據湖南經濟的“半壁江山”,是支撐湖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湖南省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聚焦民營經濟發展,建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目前,湖南省民營經濟發展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湖南省人大代表、民建湖南省委委員、財政與金融專委會副主任、湖南師范大學教授李紅權表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等多重戰略機遇疊加,為湖南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但疫情所導致的市場不確定性給湖南民營經濟發展帶來諸多困難與挑戰。
據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湖南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4萬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68.8%;另據三湘民營企業百強調研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湖南省民營經濟實現營業收入總額和資產總額突破萬億元大關,其中營業收入總額為10780.22億元,較上屆增長23.89%;資產總額為11131.02億元,較上屆增長16.66%。
根據李紅權的走訪調研,他發現目前湖南省民營企業多屬于較低層次的產業,附加值較低,產業集群規模效應不強,同質化競爭嚴重,競爭力較弱。加之疫情等多方面不利影響的影響,一些企業處于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窘境。
同時,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還普遍存在融資渠道不暢和融資成本高企的困難、以及自身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而各級政府出臺較多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但由于認識不到位以及配套落地等原因,許多民營企業反映對政策不夠了解,政策不易落地。
如何有效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是湖南省在后疫情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對此,李紅權建議:實施更大力度減稅、減費政策,減輕民營企業的稅負水平,降低民營企業“五險一金”有關繳費比例。
鼓勵民營企業更加積極地開展技術升級,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重大投資和創新項目。有效保障惠企紓困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同時狠抓政策落實,營造更加穩定和可預期的政策環境,從而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利用信息技術打造民營企業融資平臺,實現民營企業、政府、金融機構的有效銜接。鼓勵銀行設立民營企業貸款部門,開發適應民營企業需求和后疫情時期特點的貸款產品;建設民營企業融資風險控制平臺,健全銀行業、金融機構風險控制分類管理。”李紅權說道。
并且湖南還可以通過設立民營企業轉型升級基金、關鍵技術創新基金等方式,對民營企業的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活動提供資金支持。創建民營企業技術創新驅動平臺,有效整合政府、民營企業、科研院所、銀行等各方力量,建立信息互通機制,形成技術協同創新的合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政府部門提高服務意識,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方式和手段,提升民營企業滿意度和獲得感;建立人才、物流、科技、金融等重要要素信息共享平臺,擴充民營企業經營發展信息獲取渠道;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和受疫情影響程度等方面情況,制定精準的復工復產政策,對重點企業采取“一企一策”的措施,避免“一刀切”政策等問題。
原文鏈接:http://hn.people.com.cn/n2/2023/0117/c336521-40271093.html
上一條:【紅網】建務實管用之言 聚團結奮進之力——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大會發言摘登
下一條:【紅網】兩會熱議丨李紅權:以“專利質押”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