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1 22:13 來源:紅網時刻 作者:何青 點擊: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師范大學副校長、致公黨湖南省委會副主委謝資清。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何青 北京報道
在全國政協委員,湖南師范大學副校長、致公黨湖南省委會副主委謝資清今年的履職關鍵詞里,必定有“雙碳”。
今年全國兩會,她的提案主要關注教育和生態文明建設兩個主題,其中有三份與“雙碳”相關。
為何如此關注“雙碳”?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硬仗,也是一場大考。謝資清表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我國對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實現“雙碳”目標,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共同努力。
“湖南師范大學的學科和科研工作歷來立足國家急需和經濟社會發展,基于十多年來學校在能源經濟、應用數學及其交叉領域的前瞻性成果和人才儲備,于2022年3月獲批與省發改委共建湖南省雙碳研究院。”謝資清說,作為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也希望她的提案能為推動“雙碳”目標的落實有所幫助。
“雙碳”與應用數學
加強重點行業碳排放統計監測能力建設
作為一名數學家,謝資清認為,雙碳和應用數學、統計學有很多可以結合的地方。
她先說了一個例子,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運行,首批納入發電企業2225家,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超40%。“作為深化企業碳減排、優化其碳資產管理的重要基礎,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引發各界關注。”
2022年4月,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強調碳排放統計核算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礎,更是制定政策、推動工作、開展考核、談判履約的重要依據。
“事實上,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多部委自2020年起已陸續發布系列政策文件,系統規范發電企業碳排放核算、配額分配等基本內容。”謝資清說,然而,面對發電企業燃料多元化轉型浪潮,當前我國發電設施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存在碳排放核算邊界有待調整、碳減排激勵機制亟待完善兩點不足。
針對不足,她提出了兩點建議:
一是要加強重點行業碳排放統計監測能力建設,加快摻燒生物質化石燃料機組碳排放特性研究,完善相關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標準;
二是要加強化石燃料機組耦合生物質發電經濟環境效益評估,建立健全發電企業協同處置生物質激勵機制。
“雙碳”與“雙控”
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
隨著全國各項“雙碳”工作的推進,作為工作抓手的評價考核制度也隨之改變。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謝資清表示,這有利于實現精準控碳和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是主動順應國際形勢的重要舉措,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但謝資清發現,要實現考核制度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在目標指標的協同、科學分解及其實際的激勵效果方面,還有一些現實難點。
為此,她建議:
一是研究確立向碳排放“雙控”轉變的實施路徑,加強不同階段兩個“雙控”制度的銜接配合,推動兩類約束性指標的協同管理和考核;
二是加強對碳排放指標在區域之間分配的公平和效率問題研究,測算不同情景下減排的經濟和社會成本;統籌考慮各地在碳排放總量和強度指標等方面的差異,對各省制定差異化的碳排放“雙控”實施方案。
同時,要堅決遏制利用可再生能源盲目發展“兩高一低”項目,加強節能審查和重點用能單位動態監測;強化可再生能源統一調度和綠證管理,規范跨區送受可再生能源統計和考核;研究重點項目與可再生能源協同發展機制,尋求用能權交易、綠電交易等多種方式,破解重點項目能耗指標制約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瓶頸。
“雙碳”與地方
著力提升區域低碳轉型競爭力
“雙碳”目標已經定下,具體落實還是要看地方。謝資清看來,地方政府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主體,既是實施者,也是考核對象。
如何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著力提升區域低碳轉型競爭力,謝資清提出了她的建議。
“可以總結為三點。”謝資清說,提高認識、避免誤區、落實舉措。
謝資清表示,提高認識上,建議科學構建“碳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全面梳理研究“1+N”政策體系,研究分析各子方案政策目標的達成度對頂層設計中主要目標達成度的協同性和支撐性;從碳達峰十大行動、碳達峰關鍵領域、碳達峰政策舉措等維度構建結構完整、邏輯完備、相互驗證、可操作性強的評價指標體系。
“避免誤區,建議將提升碳競爭力為考核導向。”建議在碳排放雙控的基礎上,圍繞碳競爭力指標體系研究制定針對各地的工作考核辦法。考核辦法一方面要和國家碳排放“雙控”制度相銜接,另一方面可以指導地方科學合理開展碳達峰行動,以較小的社會經濟成本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并助力碳排放“雙控”考核目標的完成。
在落實舉措方面,謝資清建議采取加強各地政府主管領導、從事相關領域工作人員的培訓和能力建設;研究出臺區域碳競爭力指數;開展各級層面的試點示范等舉措推進落實。
原文鏈接:https://moment.rednet.cn/pc/content/646747/55/12435187.html
上一條:【光明日報】湖南師范大學:建設校內人才市場,打好就業攻堅戰
下一條:【人民網】共8個!湖南師范大學ESI前1%學科再+2!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