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6 15:08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徐蓉 點擊:
(刊載于《湖南日報》2023年3月6日13版)
“時代楷模”、鄧州“編外雷鋒團”政委姚德奇——
不忘初心學雷鋒 牢記使命做傳人
戰友情緣、永恒追求,鑄就了半個多世紀學雷鋒做傳人的堅守與執著。我和30名同志與雷鋒同在一個連隊朝夕相處,共同學習、訓練和生活的日子里,親眼見證了雷鋒的先進事跡,親身感受到了平凡而偉大的雷鋒精神。復員轉業回到家鄉鄧州市后,我們都抱定“我是雷鋒的戰友,要為雷鋒爭光,要像雷鋒那樣做人做事”的堅定信念和決心,無論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或在農村,默默無聞自覺傳承弘揚雷鋒精神。多年來,我們應邀作學習雷鋒事跡報告2000余場次,受眾800余萬人。
發展新成員、培育新種子,讓雷鋒精神生生不息、薪火相傳。20多年來,我們不斷吸納優秀復轉軍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品學兼優學生以及社會各界先進分子,加入“編外雷鋒團”行列。如今,涵蓋工、農、商、學、警、政、民等領域,由原來560名雷鋒戰友3個營,發展到38個營、17個直屬連(排、隊)2.2萬余人,成為中原大地學習弘揚雷鋒精神的一面鮮艷旗幟。
與時俱進、創新方法,始終保持學雷鋒活動常學常新。我們堅持與時俱進學、開拓創新做,建立健全組織,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培育和宣揚先進典型,積極創造育人環境,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結合單位實際,立足工作崗位開展學雷鋒。常態化開展“送溫暖、獻愛心、幫貧扶困”等學雷鋒志愿活動,累計捐款捐物達1000多萬元。
(金慧 整理)
《雷鋒》雜志社總編輯、解放軍報原副總編輯陶克——
學雷鋒活動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中國創造”
原沈陽軍區開展的學雷鋒活動,始于1960年11月26日。沈陽軍區工程兵部隊被授予雷鋒“模范共青團員”稱號。1962年,雷鋒殉職1個多月后,第一個雷鋒事跡展在撫順市開展,東北大地掀起學習雷鋒高潮。1963年2月7日,《人民日報》用兩個整版報道雷鋒事跡,周總理“燈下讀雷鋒”,推動新華社、《解放軍報》等各大報紙大規模宣傳雷鋒。毛主席閱讀雷鋒事跡后當即說:“雷鋒值得學習??!向雷鋒學習,包括我自己,我也向雷鋒學習。”
1963年2月9日,總政治部向全軍下發《關于在全軍宣傳和學習雷鋒同志模范事跡的通知》,編發《雷鋒日記》下發全軍。2月15日,團中央決定,在全國青少年中廣泛開展“學習雷鋒”教育活動。3月5日,全國各大報刊登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一個全國性的學雷鋒活動紅紅火火開展起來。
雷鋒精神以雷鋒的名字命名,貫穿于雷鋒的事跡和日記之中,但這僅僅是雷鋒精神的重要承載與表現,并不等同于雷鋒精神的全部內容。雷鋒精神所蘊含的內容極其豐富,它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現代版”,是我黨我軍宗旨的“楷模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象版”,是人類文明道德的“中國版”。雷鋒精神又是動態的“前進式”,不斷聚合一代代“追雷鋒、學雷鋒、做雷鋒”甚至超越雷鋒的時代先鋒們的先進特質。
雷鋒是一個當之無愧的中華文明道德人文符號。中國報刊1萬多種,但以人名命名的雜志就一種,她叫《雷鋒》。從人名到刊名,雷鋒是一種寓意,是一種文化。因此,重視和研究雷鋒作為文明、道德、人文符號的起源、形成和未來的發展,進而強化這個符號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強化這個符號在國際交往中的影響,對于中華民族增強文化自信,對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必將影響深遠。
(金慧 整理)
“當代雷鋒”莊仕華——
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我是在毛主席題詞指引下成長的,經歷了愛雷鋒、學雷鋒、做雷鋒的過程。
做一名合格醫生。我把患者的痛苦當自己的痛苦,把患者的生命當自己的生命,帶領醫生為國內外肝膽疾患做微創手術13萬多例,其中年齡最大104歲,最小1歲。
做一位稱職院長。我和黨委一班人,堅持以病人為中心,開展無假日門診、無假日檢查、無假日手術、無假日24小時服務。醫院醫療科室由5個發展到37個,住院病床由300個增加到900個。
做一個好志愿者。組建“莊仕華醫療小分隊”,爬雪山、越戈壁、進大漠,為邊遠農牧區各族群眾義務巡診,送醫送藥。累計行程近40萬公里,服務39萬多人次。義務幫助27家貧困偏遠的農牧區醫療單位改善醫療條件,培養了300多名技術骨干。
我還支持和指導伊犁、克拉瑪依成立“當代雷鋒莊仕華志愿服務團”和“莊仕華小雷鋒服務隊”,學雷鋒志愿服務有效融入新疆治理,為鄉村振興、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雷鋒是時代的楷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新征程上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把學雷鋒志愿服務融入日常、化作經常,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金慧 整理)
韶山市公安局韶山沖派出所所長夏廈——
賡續雷鋒精神 踐行為民宗旨
把暖心服務送到游客心坎里。我們在毛澤東廣場快警站設立學雷鋒活動示范崗,組建“涉旅事務快速處置”微信群,快速受理、高效處理涉旅事務,快警站常年配備雨傘、醫藥箱、手機充電器等用品,讓每一個游客都能感受到主席故鄉的溫暖。
把救助服務送到人民急需處。民輔警“深夜冒雨救助落崖游客”被央視報道,“寒冬勇救落水老人”在主流媒體宣傳,“除夕夜八小時不間斷山間搜尋、新年凌晨三點成功救援跌落山腳老人”在網絡刷屏。黨支部定期慰問轄區敬老院孤寡老人,從沒間斷。
把便民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堅持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做好做細,是我們日常的必修課。戶籍室添置24小時自助辦證設備和便民設施,常態化推行窗口業務“假日辦證”“上門辦證”“送證上門”等服務。常年在轄區各學校設立護學崗,風雨無阻護送學生出行,不定期聯合轄區學校開展警營開放日、安全教育進校園等活動。(金慧 整理)
湖南雷鋒紀念館黨組書記鄒文——
讓雷鋒精神與時代同行
源自平凡,鑄就偉大,雷鋒精神“常講常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組織雷鋒精神宣講團深入開展雷鋒精神“六進”活動,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80多個縣市,聽眾300多萬人次。我們在深圳、天津、上海等地舉辦“永遠的雷鋒”流動展覽,舉辦“雷風俠”正能量動漫展、雷鋒精神公益廣告作品展、青少年續寫雷鋒日記展、“像雷鋒那樣跟黨走”等10多個展覽。我們探索新媒體宣傳,改版運營中國雷鋒網、紀念館官微,打造網上VR展館,潛心創作設計新時代雷鋒精神公益廣告作品。
與時俱進,內涵豐富,雷鋒精神“常研常新”。從“奉獻精神”到“釘子精神”再到“螺絲釘精神”,人們總能從雷鋒精神中挖掘出豐富的精神財富。我們編輯出版《榜樣》叢書、《雷鋒年譜》《雷鋒文稿》,將雷鋒精神最新研究成果惠及大眾。依托高校資源,成立“雷鋒精神話語研究中心”,在學習強國平臺上開設《向世界講好雷鋒故事》專欄。
根植社會,立足實踐,雷鋒精神“常學常新”。雷鋒是志愿服務的先行者,我們以“一家三代學雷鋒”“母女同走雷鋒路”“雷鋒后代講雷鋒”等學雷鋒先進典型為示范,成立正興學雷鋒志愿服務中心,聯合成立18支志愿服務隊,累計招募志愿者2343人,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284場,打造“老館長故事吧”“譚荒芳志愿服務工作室”“雷小鋒”種子工程等品牌,以學雷鋒志愿服務助力社會治理、鄉村振興、文明城市創建。(陳新 整理)
中華雷鋒文化促進會副會長華東方——
雷鋒精神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
雷鋒精神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雷鋒說:“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經百煉,難以成鋼。迎著困難前進,這也是我們革命青年成長的必經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年輕人必定是樂于吃苦的人?!崩卒h說:“人總有一死,有的輕于鴻毛,有的卻重于泰山。我覺得一個革命者活著就應該把畢生精力和整個生命為人類解放事業——共產主義全部獻出?!?/p>
雷鋒精神是紅色革命文化的集中體現。戰斗英雄體現的是流血犧牲精神,而雷鋒體現的是奉獻精神。雷鋒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在普通的崗位上、平凡的工作中,一件事一件事去做,一個任務一個任務地去完成,一點一滴去奉獻的。雷鋒的奉獻精神就是戰爭年代流血犧牲精神的繼續和發展。
雷鋒精神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旗幟。雷鋒是時代楷模,雷鋒和雷鋒精神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里程碑式的標志。雷鋒精神不僅培育出王杰、劉英俊等英雄,也培養出郭明義、莊仕華、孫茂芳等時代楷模和“當代雷鋒”,使我國英模人物的成長走上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雷鋒精神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新時代價值。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造就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的棟梁之材。新時代、新征程、新雷鋒,既有品德,又有才??;既有理想,又有擔當;既有奉獻,又有貢獻;既能創造精神財富,又能創造物質財富;既有為人民的思想,又有為人民的本領。(陳新 整理)
“七一勛章”獲得者、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敬業奉獻類)艾愛國——
在平凡崗位踐行雷鋒精神
雷鋒精神的內涵是相當豐富、深刻的。其中在平凡工作中創造不平凡業績的“螺絲釘”精神,苦干實干、不計得失、爭做貢獻的艱苦奮斗精神,是激勵我這么多年成長進步的思想寶藏。
我在湘鋼從事焊接工作50多年。當工人就要當個好工人,盡自己所能為企業、為國家做貢獻,就是這樣的人生信條一直支撐著我不斷向前。我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深切感到,在平凡崗位發光發熱,就是踐行雷鋒精神。
站在新時代,邁上新征程,更需要學習弘揚雷鋒精神。當前,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對年輕同志的傳幫帶,把技術傳下去,把艱苦奮斗的作風傳下去,引導青年人立足本職工作學雷鋒。雷鋒個子不高,卻練就了得心應手操控大型吊車的本領;雷鋒文化不高,卻將“油老虎”改造成了“節油標兵”。凡做一事,必忠一事。如果有這樣的精神,青年人何愁不能成長成才,我們的事業何愁不能興旺發達?
在平凡工作中不懈耕耘、孜孜以求,成為崗位技術能手、挖潛創效明星,進而成為大國工匠,就是對雷鋒精神最好的傳承,就能夠創造無怨無悔的人生。(金慧 整理)
“草原英雄小姐妹”玉榮——
續寫好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我和姐姐龍梅是從雷鋒時代走過來的。上世紀60年代初,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向雷鋒同志學習的熱潮,雷鋒的高大形象從那時起便深深印入我們的腦海,成為我們兒時的偶像。我們立志以雷鋒同志為榜樣,帶著身上所承載的時代精神走出草原,走向永遠!
60年,雷鋒的名字家喻戶曉,雷鋒的故事心口相傳,雷鋒的精神歷久彌新。60年,雷鋒從一個人名,到一種精神、一種文化,進入到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之中,在中華優秀文化百花園中熠熠生輝。60年,雷鋒精神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面精神旗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符號,成為億萬中國人民心中一座巍峨的道德豐碑,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一股強勁精神力量。60年,全國各條戰線“雷鋒班”“雷鋒號”“雷鋒團”“雷鋒組”等先進集體,聚是“一團火”;當代雷鋒莊仕華、全國道德模范周美玲、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張玉滾等模范人物,散是“滿天星”。正是這滿天星火閃耀,點亮了我們的精神家園。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姐妹將繼續努力為人民群眾做善事、做好事、做實事,續寫好新時代的雷鋒故事,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深情厚誼。
(金慧 整理)
全軍學雷鋒模范張子祥——
新時代更加需要雷鋒精神
我第一次來到雷鋒的家鄉,“故鄉人”見到“家鄉人”,感到非常親切和高興。
新時代更加需要雷鋒精神。社會的文明發展、大家的積極進步、家庭的和睦幸福和個人的健康成長,需要雷鋒精神去鼓舞;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擔重任、履行職責,需要雷鋒精神去促進;全黨全國全軍凝心聚力、萬眾一心、攻堅克難,戰勝敵人,需要雷鋒精神去激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雷鋒精神去推動!
中國不可一日無雷鋒。人生經歷告訴我,如果我們丟掉了雷鋒精神,就丟掉了我們學習的榜樣和人生的坐標,丟掉了我們為人民服務的靈魂和根本,丟掉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和家國情懷,丟掉了我們黨的形象和執政為民的基礎。歷史已經證明,雷鋒精神是我們的“傳家寶”,無論任何時候,雷鋒精神永遠值得人人學、家家學、行行學、業業學,世世代代學。
學雷鋒永遠在路上。站在哪里、哪里就是路的開端,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每一次學雷鋒、做好事、獻愛心都是一次新的開始,都是路的開端。學雷鋒的精神,決不放松;當雷鋒的傳人,決不后退;走雷鋒的道路,決不停步。當我踏上學雷鋒之路,就像登上長征的列車,只有生命的結束才算到站。(金慧 整理)
高密市黨員雷鋒團黨委書記單政達——
用黨建引領學雷鋒志愿服務
我們堅持以“黨建凝聚力量 雷鋒引領志愿”為引擎,以“聽黨話 跟黨走 學雷鋒 做奉獻”為宗旨,創新創建“5D+”黨建平臺、“1+N+1”服務模式和“三色卡”鼓勵機制,形成了領導帶頭學雷鋒、黨員帶頭做雷鋒的新時代黨建引領志愿服務新模式,被中宣部《黨建》雜志譽為新時代新雷鋒的典型代表。
雷鋒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內容。多年來,黨員雷鋒團非常注重“雷”字號隊伍、“雷”字號品牌的孵化和推廣。“私家車雷鋒車隊”“高密市雷鋒少年軍校”“雷鋒媽媽連”“高密市雷鋒中學”“高密市雷鋒小學”等品牌,推動學雷鋒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風。
黨員雷鋒團現有志愿者約13萬,其中黨員志愿者24000余人,設立黨校、工會、團委、婦聯等多個部室,有“黨員雷鋒驛站”等24個項目組,“黨員雷鋒車隊”等13支大隊中隊。
一個闊步走向偉大復興的民族,必須有一種強大而正確的價值導向來引領和推動,雷鋒精神就是這個強大價值導向的紅色引擎。我們黨員雷鋒團將全力推進學雷鋒志愿服務事業再創輝煌,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雷鋒故事。(金慧 整理)
長沙市望城區人民武裝部部長肖三軍——
當好雷鋒家鄉兵
以駐守雷鋒家鄉為榮耀,在爭做雷鋒精神的種子上樹標桿。像雷鋒一樣對黨忠誠,開展“雷鋒大講堂”,在學習中堅定愛黨愛國愛軍信念。像雷鋒一樣愛崗敬業,引導官兵在精武強能、履行使命中展示新時代雷鋒傳人風采。像雷鋒一樣為民服務,積極開展“一部幫一村,一人幫一戶”鄉村振興、“大手牽小手”助學、“關愛空巢老人”“戍邊情·報母恩”等學雷鋒活動。
以學習雷鋒精神為己任,在培育雷鋒精神的種子上勇擔當。創建培育機制,將學習雷鋒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使學雷鋒活動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營造文化氛圍,打造富有強軍和國防氛圍的雷鋒特色營院,至今7000余人次先后到營院學習參觀,中南大學等院校在我部建立“雷鋒精神踐行基地”。開展特色活動,組建望城區雷鋒民兵應急連等5支雷鋒民兵分隊,開展“接過雷鋒鋼槍、爭當民兵榜樣”“像雷鋒那樣當兵”等活動,開通“雷鋒·強軍號”公交專線。
以傳承雷鋒精神為使命,在播撒雷鋒精神的種子上創品牌。征集優質新兵,與雷鋒生前部隊、駐地高校共育“雷鋒式好戰士”,鼓勵適齡青年走雷鋒成長道路。編配優秀民兵,選拔優秀高素質人才擔任民兵干部骨干,共有100余名民兵被評為“最美民兵”“雷鋒之星”等。感召優秀老兵,教育引導廣大退役軍人“離軍不離黨、退役不褪色”,共有200余名優秀退伍老兵,扎根在各行各業,用微微星光點亮鄉村文明之路。(陳新 整理)
天津大學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顏曉峰——
像雷鋒那樣全力踐行黨的初心使命
雷鋒精神是在偉大建黨精神的哺育下、中國共產黨人系列偉大精神的感召下形成的,同時因其偉大共產主義戰士的高尚境界和獨特貢獻,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雷鋒精神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產生的偉大精神,展現的是新中國朝氣蓬勃、蒸蒸日上的精神風貌,是廣大人民站起來了的主人翁精神。雷鋒精神是從基層勞動者、普通黨員中產生的偉大精神,平凡的人生蘊含著高山仰止的精神世界,普通的業績創造出超越時空的精神財富。雷鋒精神是人民軍隊在和平年代產生的偉大精神,即使沒有經歷為人民打江山的槍林彈雨,為人民守江山、為群眾做好事同樣彰顯人民子弟兵本色。
雷鋒精神樹立了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標桿。黨員學雷鋒,心中裝的是理想,腦里想的是人民;群眾學雷鋒,為國家建設增磚添瓦,讓有限的人生創造美好。
新征程上弘揚雷鋒精神,就是要將雷鋒精神作為破解大黨獨有難題、牢記初心使命的精神動力,像雷鋒同志那樣忠實傳承、全力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全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創造政黨不斷壯大、更顯風華正茂、保持長期執政的奇跡,才能團結帶領全體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陳新 整理)
湖南師范大學道德文化研究院教授王澤應——
深刻領悟雷鋒精神的核心及獨特魅力
全面把握和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雷鋒精神的核心及與民族精神關系的論述,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雷鋒精神的核心。信念的能量,體現了追求進步的中國青年和革命軍人的堅定信仰和絕對忠誠,凸顯出雷鋒的赤子之心和赤子情懷;大愛的胸懷,集中表現在對人民、對同志、對戰友滿腔熱情和發自內心的無私的愛,凸顯出雷鋒的“傻子”意識和“傻子”情懷;忘我的精神,意味著無私,意味著全心全意的投入與付出,凸顯出雷鋒的“稚子”之心和君子風范;進取的銳氣,體現在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是其鮮明底色,凸顯出雷鋒的釘子精神、螺絲釘精神以及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
雷鋒精神的特質。雷鋒精神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比如,釘子精神、進取精神、忘我精神、“傻子”精神等精神品質。雷鋒精神是中國革命道德的集中體現,其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的優秀品質,促進了中國革命道德的發展和完善。雷鋒精神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道德和文明建設的豐厚資源和動力源泉。
雷鋒精神的獨特魅力。始終以忠誠于黨和國家、忠誠于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偉大事業為堅定的理想信念,表現出了絕對忠誠的優秀品質;始終充滿對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熱愛、關心與奉獻意識,極大地發展了人心和善的中華民族道德觀;始終充滿著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向上向前的進取品質,凸顯出了愛勞動、愛科學、愛學習、善創新的自強不息精神。(陳新 整理)
長沙市望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孔令強——
把“雷鋒家鄉學雷鋒”的品牌擦得更亮
望城是雷鋒家鄉,60年來,我們堅持以雷鋒精神興區育人,始終把學雷鋒作為一份情感來守護、一大傳統來傳承、一種習慣來延續,近年來涌現出一大批學雷鋒先進典型、道德模范。
把握弘揚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雷鋒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偉大建黨精神的具體體現。我們將結合新時代、新思想、新理念,進一步發揮雷鋒精神研究會、雷鋒學院、雷鋒紀念館等研究平臺的作用,對雷鋒精神的本質內涵、時代特征和發展規律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雷鋒精神更加貼近實際、更富時代氣息。
創新弘揚雷鋒精神的形式載體。要搭建好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不斷創新“好人宣講團”“聲聲在望”等特色宣講載體。要探索開通網上展館、抖音等新媒體平臺。要進一步加大陣地資源的整合力度,著力建設志愿者“15分鐘服務圈”,吸引、發動更多群眾參與學雷鋒志愿服務,推動雷鋒精神走進城鎮鄉村、融入日常生活、引領社會風尚。
健全弘揚雷鋒精神的長效機制。望城區建立定期研究機制,每年專題研究學雷鋒工作,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支持、群團主辦、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學雷鋒發展格局;創新開展各具特色的學雷鋒活動,“雷鋒家鄉學雷鋒”活動品牌不斷擦亮;注重挖掘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學雷鋒先進典型,建立完善激勵褒獎機制,定期開展先進典型選樹活動。我們將繼續堅持和完善這些行之有效的機制,不斷開創“出了雷鋒學雷鋒,學了雷鋒出雷鋒”的生動局面。(陳新 整理)
責編:徐蓉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上一條:【新華社】奮進在不可逆轉的復興進程上——從全國兩會看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
下一條:【教育部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湖南師大有個“徐阿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