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1 21:11 來源:紅網 作者:劉力 沈竹 點擊:

湖南師范大學工程與設計學院藝術設計系舉辦了主題為“體驗文化遺產,樹立文化自信”的黨日活動。

參加主題黨日活動的師生合影。
紅網時刻新聞5月21日訊(通訊員 沈竹 記者 劉力)5月18日,在世界第17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日前夕,湖南師范大學工程與設計學院藝術設計系教工黨支部聯動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結合專業特色,開展了別開生面的“體驗文化遺產,樹立文化自信”主題黨日活動。
來自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宋婷娟介紹了湖南省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記錄工作情況。她希望年輕人能夠致力傳播和推廣非遺,爭做非遺守護人,讓非遺在新時代繼續煥發新的活力和光彩。
現場展映了優秀非遺綜述片《苗族銀飾鍛制技藝——麻茂庭》。觀影后,湖南省非遺保護中心專家和湖南師大工設院藝術設計系黨支部的黨員教授們圍繞“體驗文化遺產與樹立文化自信”作主題發言。
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胡敏是湖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項目的負責人,她向現場師生介紹了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中的收獲和心得。
工程與設計學院的陳秋偉教授說,在紙媒體時代,非遺保護重“物”,而當今融媒體的時代,非遺保護聚焦在“人”。將匠人技藝及所處生活環境連貫而充分地表達出來,這非遺保護傳承的趨勢。孫舜堯教授為非遺保護總結了數字化、本土化、生活化與國際化四個方向。他指出,非遺是民族自信自強的核心載體,要注重在產品、設計和影像創作中,講好非遺故事、傳播工匠精神、傳承中華文化。陳劍教授向與會黨員展示了在十余年田野調查和教學科研工作中收集整理的苗族手工鍛制銀飾作品實物,也展示了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傳承人質樸而豐富的精神世界,拉近黨員師生與非遺的距離。
此次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從學科特點出發,促進黨建與教學科研工作相融合,注重專業領域的師生互動,是黨支部組織生活“活”起來的一次生動實踐。
原文鏈接:https://moment.rednet.cn/pc/content/646749/65/12676306.html
上一條:【新湖南】中華倫理文明如何傳承發展?50余位專家齊聚湖南師大研討
下一條:【人民論壇網】活化國產動畫教育動能,助力思政課堂創新建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