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7 15:37 來源:紅網 作者:孟企平 點擊:
編者按:2023年9月16日,在四川成都舉行的“第八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項目推介暨現當代建筑遺產與城市更新研討會”上,宣布了101個第八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推介項目,長沙市中山亭(1930年)、國貨陳列館(1933年)、湖南師范大學早期建筑(1950年代)、中蘇友好館舊址(1950年代)、湖南省糧食局辦公樓(1950年代)、橘子洲大橋(1972年)共6處歷史建筑上榜。建筑是時代的縮影,歷史的見證,這些長沙歷史建筑勾起許多“長沙老口子”的回憶。
湖南師范大學早期建筑
湖南師范大學的歷史要比湖南大學晚很多。湖南大學可以追溯到宋代建立的岳麓書院,而湖南師范大學的前身是1938年抗日戰爭中在漣源創建的國立師范學院。2018年我們曾專程到漣源尋訪舊址,那里有首任院長廖世承和錢鐘書教授的雕塑,錢鐘書就是以漣源藍田生活為背景創作出《圍城》。

湖南師范大學校園范圍內沒有岳麓書院那樣的千年古建筑,但有麓山忠烈祠和73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這兩處都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要抗日戰爭紀念地。現在又增加20世紀50年代早期建筑為保護對象,湖南師范大學與近代歷史的關聯更加突出。

所謂“師大50年代早期建筑”,一般認為是建于1953年的新至善村。好友金小波一家是最早入住的住戶,他的父親金先杰教授曾擔任西南聯大的助教和湖南師院的教務長。新中國成立后,湖南大學與湖南師范學院曾短期合并,1953年分開。其實在新至善村之前還有更早的“老至善村”,那是抗戰勝利后用聯合國善后救濟款建設的10棟教師宿舍,現已不存。為解決教師住宿問題,在校園后面山坡上建設了有32棟68家的新至善村。


以現在的眼光看,新至善村算不上好建筑。地勢崎嶇、坡陡路窄,沒有粉刷的清水磚墻、青瓦或紅瓦的屋頂,室內布局簡陋,甚至有些宿舍沒有衛生間。但在當時來說,環境清雅、戶型寬敞,一幢房子只住兩到四戶,算是普通百姓眼中的“別墅”,入住的大都是教授和校領導。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就是新至善村的子弟,她的父親是省外貿學校的英語教師,母親是湖南師范學院的體育老師。

金小波的母親陳惠霞在抗戰期間曾擔任139后方醫院的醫官,后來到重慶戰時兒童保育院任保健醫生,再到昆明安寧兵工廠醫務室工作,救治過許多抗戰軍人,我們曾多次到新至善村采訪她,記錄她不平凡的人生。

篳路藍縷的湖南師范大學在教育史上留下光輝一頁。
原文鏈接:https://moment.rednet.cn/pc/content/646754/51/13166078.html
上一條:【紅網】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專題研討會在長沙召開
下一條:【光明日報】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專題研討會在湖南長沙召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