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5 21:54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劉琦 向玲婭 點擊: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琦 通訊員 向玲婭
校園周邊人員密集、流動性大,環境復雜、安全隱患多,是消防安全整治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抓好消防安全的“必答題”。記者從湖南湘江新區應急管理局了解到,經過2個月,湖南師大附中“油煙街”悄然變身“安全街”,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曾經的“油煙街”隱患重重,影響消防安全。均為湖南湘江新區應急管理局 供圖
多重隱患影響校園周邊安全
湖南師大附中“油煙街”原稱學堂坡巷,位于師大田徑場與師大附中之間區域,為湖南師范大學和湖南師大附中學生進出的主要通道,人流密集。多年來,這里自發形成了商業街,因餐飲小店眾多、產生大量油煙,俗稱“油煙街”。
“該區域為‘野蠻生長’形成,在初始就缺乏消防設施的整體規劃與布局,水、電、氣、路等基礎設施均與消防安全要求存在差距,消防安全隱患突出。”桔子洲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巷范圍內有自建房屋31棟,常住人口1100余人,房屋之間防火間距不足,且均未通消防水管,一旦出現火情,火勢容易大片蔓延且難以控制。此外,此處消防通道窄,主街巷長300余米,另有7條封閉小支巷,寬僅1.5米左右,且沿巷搭有遮陽棚,停放大量非機動車輛,難以滿足消防車通行寬度和轉彎半徑要求。
“住宿、餐飲、購物等業態混雜,且餐飲店居多,缺乏科學合理規劃,易形成火災隱患,誘發安全事故。”工作人員在摸底排查中還發現,該區域經營業態雜,共有經營門店75個,54家為餐飲店,其余房屋多為陪讀家庭租房。54家餐飲門店中,有49家門店廚房灶具使用瓶裝燃氣,涉及燃氣罐150余瓶;其余店面采用電力供應方式,但線路老化,存在電線短路和漏電風險,隱藏較多消防安全隱患。另外,室內外電力和電信設施密布、線路纏繞、布局混亂,也存在較大電路火災隱患。
因存在多重隱患影響校園周邊安全,湖南師大附中“油煙街”被列為重大消防安全隱患區域。湖南湘江新區和桔子洲街道開展專題研究、專班推進,迅速開展全方位隱患排查整改。

整改后,“油煙街”煥然一新,安全感十足。
除隱患,雜亂無序變安全有序
針對“油煙街”,一場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拉開帷幕。
“新區明確‘油煙街’原則上進行有機改造,湖南師范大學承擔主體責任,桔子洲街道擔負屬地責任,各職能部門指導推進。”桔子洲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和專項工作小組,堅持“一日多調度”,每天就具體問題隨時召開碰頭會,部署工作任務,分析匯總情況,研究解決辦法。“油煙街”區域房屋產權、經營狀態、業主信息等情況底數被迅速摸清,相關部門在召開群眾動員會的基礎上,分組入戶做好群眾思想工作。
據介紹,“油煙街”形成時間久遠,安全基礎較差,從整治行動伊始,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就明確要求“不單純以實現銷號為目的,而要注重以本質安全為追求”,堅持問計于專家、問需于群眾,多次召開專家論證會議、學校及居民協商會議研究討論,制定了涉及水、電、氣、訊、路、油煙等全領域的整改方案。
“以‘水’為例,我們在原先只有2個室內、室外消火栓的基礎上,新增了室內消火栓17套、室外消火栓2套,新增市政消防水管800余米,形成了環狀管網,實現了區域內消防給水全覆蓋。在‘氣’方面,我們按照‘氣改電’要求,實現所有經營戶供電‘專改公’,并重新梳理電路、安裝電表76戶,實現49戶、150余瓶瓶裝燃氣全部退出,既消除了經營戶用氣風險,又降低了經營戶用電成本。”上述負責人介紹。

安全通道暢通了,隱患得以清除。
梳理“線”,線路凌亂、亂接亂搭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美化“面”,3000余平方米的房屋墻面和街邊圍墻全部刷新,商戶招牌101個更新替換,整潔美觀、規范有序的街巷面貌逐步呈現出來;拓寬“路”,拆違、圍墻整體外移、道路“白改黑”,使原先1.5米的通道拓寬到平均4米,區域內開通了4個緊急逃生通道,為每戶商戶新增安全逃生窗,“生命通道”通了。“油煙街”的油煙整治也有序展開,確保排放達標。
“我們按照‘當下改’ 與‘長久立’相結合的原則,在工程措施完工的同時,建立完善消防安全治理常態長效機制,從緊急狀態下的應急管理,相應轉變為常態化安全管理。”湖南湘江新區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油煙街”不斷完善安全設施配備,強化日常安全管理,悄然“變身”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安全街”。
上一條:【新湖南】湖南師范大學大中小思政課教師“同上一堂課”暨花垣縣“思政教育一體化”活動在花垣縣第一高級中學舉行
下一條:【紅網】資訊 | 陳文勝《大國小村》多語種版在“十八洞”減貧與發展論壇正式發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