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1 08:30 來源:新湘評論 作者:彭澤潤 粟碧琴 點擊:

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漢語方言作為獨特的文化形態,是我國乃至全人類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要抓住“中國語言博物館”落戶湖南的契機,瞄準地方方言文化的可視化表達,根據地域間不同群體的文化需求,加快建設湖南方言文化新高地。
加強湖南方言文化數字平臺資源庫建設。“湖南方言響應計劃”發起人汪涵說:“學者負責學問,我負責技術。保存是學問,保護是技術。保存了之后才可能保護、研究、發掘它背后的故事。”要進一步對湖南語言資源特點進行研究,有針對性地制定方案和內容,并對如何在博物館長期保存、展出、持續收集等問題進行探討研究,開發湖南本土語言資源數據庫以及共建中國語言資源博物館等多平臺展示與共協的多種可能性。借力大數據時代“規模性、多樣性、高速性、價值性和準確性”特點,盡快建立跟紙質文獻和電子數字化互動的湖南方言信息資源庫,實現音視頻資源一體化;利用新媒體不斷傳播豐富多彩的方言文化,實現聽覺資源的永久保存和開發利用;建成一個動態開放的漢語方言學百科平臺,實現與紙版內容的互動,推動學界進行知識建構、更新和應用。
賦能湖南方言文化資源的深度融合傳播。新媒體時代,語言資源深層結構正在被重組,方言如何保持活力與生命力,要依靠新媒體、融媒體進行深挖掘、重塑造和再傳播,提升方言文化傳播的精準性和個性化。充分發揚江蘇電視綜藝頻道“江蘇方言聽寫大賽”、湖南經濟電視臺“方言聽寫大會”等節目的傳統,關注不同優秀傳統文化的百花齊放,助力一體多元的文化世界持續煥發新光彩。同時,在現有方言傳承模式上繼續創新,用方言傳頌中華經典名篇,配以數字平臺,讓方言和國家通用語言全渠道結合,推動方言研究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目前抖音、快手等平臺上有很多傳播方言文化的短視頻,由于具有速度快、開放互動性強等特點,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公眾沉浸式參與到文化構建當中,讓大眾真正成為文化的建設者和享用者。
協同打造有本土特色的湖南方言博物館品牌。湖南對方言做出的搶救性調查、記錄、研究和保護,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要利用中國語言博物館落戶湖南的契機,重點建設好湖南方言博物館,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持續深度挖掘文化價值。湖湘文化內涵豐富,作為湖湘文化載體的湖南語言資源更是豐富,值得用心保護和深度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價值,為湖南文化的特色發展蓄力并提供文化底蘊和精神內核力量。當代中國已經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的發展也進入了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湖南的文化發展應該緊緊抓住中國語言博物館落戶湖南的契機,把握“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主旋律,充分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更好地調動文化領域的創新創造活力,積極回應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強烈需求,打造新時代湖南文化強省新高地。
(作者分別系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
上一條:【學習強國】陳麗榮:學習新思考 | 多措并舉,促進優質網絡文化產品傳播
下一條:【紅網】接種疫苗科學預防破傷風 湖南師范大學醫學院舉辦科普宣傳周活動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