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9 19:20 來源:紅網 作者:蔡娟 陳漫清 點擊:

12月17日晚,行吟詩人劉年首部非虛構作品集《不要怕》新書發布會在湖南師范大學舉行。
紅網時刻新聞12月19日訊(記者 蔡娟 通訊員 陳漫清)“哪怕倒下去了,也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無論嚴寒或酷暑,無論傷痛,或苦難,不要怕,不要怕……”
12月17日晚,行吟詩人劉年來到湖南師范大學至善講堂,發布首部非虛構作品集《不要怕》。活動現場,劉年分享了寫作《不要怕》的心路歷程,講述了十余年間北漂的經歷、獨自摩托車旅行的感受、詩歌對生命的意義以及與兒子相處的日常。在講述的過程中,半畝方塘吟唱詩班穿插演唱劉年多首詩作,這些詩作攜帶著湘西泥土和露水氣息,真誠質樸,直擊人心,感動全場。
此次活動由芙蓉雜志社、湖南文藝出版社、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聯合主辦。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岳凱華,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黨委副書記劉宓蜜,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湖南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李作霖,湖南文藝出版社兼芙蓉雜志社社長、主編陳新文等參加發布會。
一本對抗世俗平庸的行走之書,一部找到生活勇氣的力量之作
《不要怕》是行吟詩人劉年的首部非虛構作品集,記錄了劉年在多年騎摩托車獨自行走的路途中產生的激越的生命思考和獨特的人生體驗,近期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上市。

新書分享會現場。
新書以生命為出發點和目的地,寫下了關于生命的經歷、關于生命的思考、關于生命的追求,表達了作者“永遠在路上”的創作觀和生活美學。全書分為五輯:第一輯收錄作品主要以作者騎摩托車的旅行經歷為主,第二輯表達作者旅行過程中收獲的快樂、安慰與教誨,第三輯表達作者對故鄉、親情、愛情的理解,第四輯表達作者置身于山水中對時間、生命的感悟,第五輯表達作者對詩歌的無限熱愛和對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
新書得到了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著名詩人雷平陽、張戰、王單單、張二棍等名人名家的大力推薦。首批讀者說,讀這本書,普通人與命運抗爭的辛酸、無奈、掙扎、溫暖,盡在其中。“不妨和這本書一起,暫時離開熟悉的按部就班的一眼可以望到頭的工作、生活、家庭、親友,向著大自然的方向,長途跋涉,去尋找詩意生存的土壤,去探求事物的本質,到達一種自如、自在、自我的彼岸。”
“《不要怕》是一本幫你對抗世俗平庸的行走之書,一部幫人找到生活勇氣的力量之作。”陳新文說,《不要怕》是近年難得的好作品,其寫作深入祖國山河大地,連接這片土地上最底層民眾,記錄了人們最質樸的情感和最真實的感受,真實與質樸,讓這部作品飽含真情實感,充滿生命力,讀這本書,是“接地氣”和承接生命力的過程。
“你對生命理解有多深,對詩歌的理解就有多深”
在《不要怕》一書中,騎行、大地、山河、故土、妻兒、生存、詩歌,這些都是關于生命的經歷、關于生命的感受、關于生命的追求。無論是為了生存輾轉各個城市的生命經歷,還是騎行中的生命思考,或是對詩歌的無限熱愛、對夢想矢志不渝的生命追求,都因真實熱烈而格外動人。

劉年分享新書。
活動現場,劉年以遠行、大地、故鄉、生命、藝術等為話題分享自己的故事。他說,或長,或短;或真,或半真;或寫生活,或寫行走,或寫故事,或寫情感,或寫觀點,或兼而有之,“這本看似蕪雜的書,其實只寫了兩個字:生命。”
劉年坦言,他只有中專文憑,曾經是整個水泥廠里最蹩腳的那個機械維修工。“在這里,我想告訴大家,不要怕,只要有足夠的勇氣,你也可以成為你自己,也可以詩意地棲居在缺乏詩意的大地上,求真、向善、唯美地活著。”
在劉年看來,生命要活出詩意,言行就得臣服于內心,而內心又得臣服于真善美。“詩歌,是人間的藥,當大家都追求真善美的詩意棲居的時候,因求新、求快、求多的消費主義引起的時代病將不治而愈。詩歌的本質是生命,你對生命理解有多深,對詩歌的理解就有多深。”

《不要怕》書封。
值得一提的是,新書關于養育自閉癥兒子劉云帆,帶他走上畫畫道路的書寫,感人至深。《不要怕》書封為劉年兒子劉云帆畫作,全書共附8幅插圖,均為劉云帆作品。
劉年透露,在人生的最低谷時,寫了一首很沉重的詩給兒子,其實就是遺書,也就是他的成名作《寫給兒子劉云帆》。“絕望和悲痛,被漢字帶到了紙上,帶到了電腦上,論壇上,被幾個遠方的理解的朋友分擔了,人又恢復了希望和勇氣。詩歌,拯救了我。”劉年說。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