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8 13:15 來源:紅網 作者:李兵 朱麗萍 點擊:

省政協常委、湖南師范大學副校長潘安練。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李兵 朱麗萍 長沙報道
高校是促進科技創新驅動的“智力高地”,加強校企協同創新,必將成為推動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
2024年全省兩會,圍繞“將長沙打造成為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這一謀劃,省政協常委、湖南師范大學副校長潘安練建議以“加強校企協同,助力長沙研發中心城市建設”為切入點,聚焦產業高端人才培育、校企聯合研發平臺建設等問題建言獻策。
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企業正處于從生產型向研發型的“破竹”轉變階段,此環節的關鍵在于產業技術人才。潘安練建議政府加強對校企共建現代產業學院的建設和支持力度,在配套建設資金、園區資源、“工程博士”指標分配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重點傾斜,引導高校培養能夠引領未來產業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另一方面,建議長沙市改變傳統簡單的“重企業輕高校”人才支持政策,將高校里承擔地方重點重大科技攻關任務、在就地成果轉化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的高校科技人員納入長沙市人才支持政策。
在潘安練看來,要加強未來新興產業的謀劃布局,順應國際發展時勢,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才能走得更遠。
為此,他建議政府針對未來新興產業,加快推動“政產學研金”融合創新生態建設。通過布局未來產業基金和產業鏈創新聯合體,積極引導科技研發資源和戰略科技力量向未來產業重點領域傾斜,引導一批技術成熟度高、產業化能力強、市場需求旺盛的未來產業前沿技術產業化落地。
為解決長期以來高校原始創新和企業需求嚴重脫鉤的問題,長沙市提出了研發企業(中心)集聚工程,引育、擴能、升級企業研發中心。但目前還存在“重引進輕培育”等問題,尚未全面調動企業主動聯合高校設立校企研發中心的積極能動性。
“政府應發揮組織優勢和資源配置杠桿,以原始創新為引領,對標硅谷、波士頓、上海等地的創新政策,高起點、高標準制定長沙模式的校企聯合科技創新平臺專項支持政策和管理規范,發揮重大科研項目的橋梁作用。”潘安練介紹。
如,拿出具體資金支持和配套激勵政策,引導企業聯合高校設立校企合作研發中心,實現校企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深度協調、相互融合,達到提高科技創新競爭力、攻關突破核心技術難題,帶動企業技術轉型升級,高校科技成果接地轉化等目標。
上一條:【鳳網】兩會女聲丨曾艷鈺:打造具有地方本土化特色的鄉村美育課堂
下一條:【瀟湘晨報】給湖南文旅上分|李少波:黃糍粑、花豆子……桂東美食等你來細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