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8 13:17 來源:鳳網 作者:江昌法 廖梓霞 楊婷婷 點擊: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江昌法 實習生 廖梓霞 楊婷婷

“鄉村振興,文化振興要先行。”1月27日,省政協委員、湖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曾艷鈺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文化振興離不開美育,在鄉村基礎教育階段充分開展鄉村美育,不僅有利于讓學生在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也有利于通過整合外部美育資源助力鄉村文化治理和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
2017年,曾艷鈺作為“瀟湘學者”特聘教授來到湖南師范大學,擔任外國語學院院長,致力推進學院“一流學科”建設。2022年2月,湖南師范大學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再次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作為教育工作者,曾艷鈺在履職方面自然更多地關注教育領域。近年來,曾艷鈺在多地中小學走訪調研發現,與城市相比,湖南鄉村美育存在治理框架、政策配套還有待完善,聯動機制、美育與傳統文化融合還有短板弱項。
“要加強鄉村美育工作的頂層設計,完善省委宣傳部、省鄉村振興局等共同參與的工作架構體系,并整合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力量。”曾艷鈺表示,要加強鄉村美育工作的政策銜接配套,利用鄉村文化禮堂陣地,推動鄉村藝術普及,讓文化大禮堂成為孩子們表演節目、舉辦展覽的“基地”。
曾艷鈺還建議,要健全城鄉學校、社會力量參與鄉村美育的聯動機制,建立高校與中小學、城鄉學校之間“手拉手”相互學習交流和幫扶機制,探索高校藝術社團和鄉村學校雙向交流機制。要支持高校在開展大學生暑期活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時,重點引導一大批青年學子參與鄉村美育建設,助力增強城鄉審美韻味、文化品位。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在鄉村,廣闊鄉村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地域資源,大量鮮活的美育資源就蘊含其中。”曾艷鈺說,建議打造具有地方本土化特色的鄉村美育課堂,把戲曲、剪紙等湖湘傳統文化遺產和民間手工技藝轉化為適合自身美育教學的實踐項目,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傳統,帶動鄉村的文化內生動力,使鄉情、鄉土、鄉風形成的獨特地域美育生態。
上一條:【政協融媒】新聞會客廳 | 護佑人民健康推進基層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下一條:【紅網】兩會好聲音丨潘安練:加強校企合作鏈接 助力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