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 08:23 來源:紅網 作者:譚蘇昕 劉倩妹 點擊:

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會會長,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周秋光。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譚蘇昕 實習生 劉倩妹 長沙報道
自湖湘文化形成以來,造就了“半部中國近代史由湘人寫就”“無湘不成軍”等傳奇。曾有一篇刊登在紐約《北美日報》上的社論稱,“湘籍歷史名人、學者、政治家人數之多,近百年一直居各省之冠。”
我們如何去更好地理解湖湘文化?于此,紅網時刻新聞記者專訪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會會長,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周秋光。2019年,他入選新中國70周年百名湖湘人物榜單,今年2月21日被新聘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他從岳麓書院對聯“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余波”展開,對湖湘歷史、地理、文化發展引經據典。顯然,周秋光對湖湘文化的歷史發展的研究貫穿多年,有著自身的獨到見解。

2月22日,周秋光出席省政府參事省文史研究館員座談會。
地靈:湖湘文化扮演什么角色?
在談到湖湘文化與中華文化關系時,周秋光開門見山說,湖湘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有其光彩照人的一面。
他娓娓道來,湖南長沙素有“瀟湘洙泗”之稱?!盀t湘洙泗”一詞出自北宋文學家王禹偁《潭州岳麓山書院記》:“誰謂瀟湘,茲為洙泗;誰謂荊蠻,茲為鄒魯?!睂㈤L沙與孔孟的家鄉“洙泗”“鄒魯”相提并論,是對古代湖南文教發達的高度贊譽。
五代十國時期,南楚成為歷史上唯一以湖南為中心建立的王朝。全盛時轄區共24州,即今湖南全境、廣西大部、貴州東部和廣東北部皆囊括其中。
可見,歷史上的兩廣、貴州、湖北、江西,都與湖南有地緣關系。對于各區域地緣聯系,包括相互間的歷史地理、人口遷移、民族融合、資源環境、政區沿革、歷史變遷等,“我們過去缺乏研究,存在許多盲區,應當補上這一課?!?/p>
在周秋光看來,湖南以近代特有的歷史機緣,成為新與舊、中與西、傳統與現代的交匯地——既是傳統文化守舊的大本營,又是學習西方推動中國變革進步的策源地。
湖湘文化從傳統走向近代,在經濟發展上遜色落后于沿海各省;但是在政治軍事上以其文化傳承所培育造就出來的人才群體現象,在中華文化的百花園中獨樹一幟。
河有兩岸,事有兩面。用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待湖湘文化,方可識得湖湘“真面目”,讓湖湘文化朝著向好的方向發展。

1月31日,周秋光在活動中主講《湖湘文脈的開啟與傳承》。
人杰:三湘熱土憑何名人輩出?
“文化是與人聯系在一起的,所謂文化就是人化?!眳^域文化中的重要人物有多少、影響力有多大,成為衡量區域文化發展程度和地位的標桿。
周秋光梳理《中國歷代名人辭典》后發現,其中收錄鴉片戰前的歷史名人3005人,其中湖南僅23人。而近代以來,從1840到1919年,各類知名人物1238人,湖南籍的就有116人。
而在著名的761位歷史名人中,湖南籍的竟有83人。另據《中共黨史人物簡介》列舉的515位黨史人物,湖南籍的有89人。其中杰出的主要領導人有13人,占比達48%。1955年授勛的245位中將以上將帥中,湖南籍的73人,占比28.7%。
研究區域文化的重要人物時,不止是列舉數量和梳理其功業事跡,更要解析其產生的原因,尤其是其成才的土壤和條件。對此,周秋光解讀了四點。
一是特定的地域環境,為近代湖南人才的興起創造了客觀條件;二是湖湘文化的歷史傳承、氤氳相繼,為近代湖南人才的興起提供了思想基礎和精神養料;三是特殊的歷史條件與動蕩的社會局勢,為近代湖南人才的興起提供了機遇;四是湘籍人才之間的相互幫帶、扶植和舉薦形成人才鏈,是造成湖南人才群體出現的重要手段。
縱觀湖湘人物變遷,周秋光創造性地指出,“周敦頤、王夫之、曾國藩”可以說是湖湘文化的三大思想引領者。
具體說來,周敦頤的引領是立人極,讓湖南人追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王夫之的引領是要湖南人內圣外王、批判創新、兼容并蓄;曾國藩的引領就是踐行先賢學說,身體力行,讓湖南人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周秋光編著的《湖南社會史》,為湖湘文庫叢書之一,由湖南人民出版社發行。
煥新:如何兼顧民族性和時代性?
新時代下,文化建設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湖湘文化也煥發新風采,其研究更加注重對現實的思考。那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湖湘文化如何傳承創新,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我們需要認識到湖湘文化也有局限,需要創新發展?!敝芮锕鈱Υ擞星逍训恼J知,文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不同的歷史時期來看。如今,湖湘文化的研究逐步突破了傳統史學的借鑒功能,并為現實的經濟建設貢獻智慧。
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之后,湖南著力發掘特有的人文精神,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響應了精神文明建設的號召。同時,強調經世致用,積極響應國家的各項政策,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務實篤行、勤勉質樸;內圣外王、經世致用;先憂天下、敢為人先;變通包容、開拓創新?!?/p>
周秋光將湖湘精神歸納為上述32個字,分別對應湖湘文化的不同時期,從原生態湖湘精神的“務實篤行、勤勉質樸”到宋代的“內圣外王、經世致用”,再到近代以來的“先憂天下、敢為人先”以及走向未來的“變通包容、開拓創新”,都是從湖南歷史積淀的文化中提取出來的精神。
簡單舉例來說,他印象深刻的是,“近代湖南士人例如陳天華、姚宏業、易白沙等為了挽救國家和民族的危亡,煥發出了一種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和敢為人先的獻身精神?!?/p>

2023年9月25日,周秋光出席“彰顯中華文化特色 加快構建新時代中國學”研討會并演講。
新春正月,弦歌不輟,我們應該關注哪些湖湘文化的優良傳統?
周秋光總結,一是湖湘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具有明顯的連續性,文化中的政治意識極為強烈;二是湖湘文化中的愛國主義傳統尤為突出,激勵一代又一代三湘兒女奮發圖強,報效祖國;三是湖湘文化中蘊藏著博采眾家的開放精神與敢為天下先的獨立奮斗與創新精神。
“民族性是保留傳承,時代性則是融合趨同。”他直言,處理好二者的關系,需要傳承與創新結合。由于文化有民族性,故保留本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由于文化有時代性,故要國際化和現代化,“只講中外不講古今,或只講古今不講中外的觀點,都是不可取的?!?/p>
對話周秋光后,記者更加期待,湖湘千年文脈在創新傳承中持續發展,既追溯民族精神源流,也開辟與時俱進路徑,綻放出熠熠生輝的時代獨色。
上一條:【瀟湘晨報】委員風采 謝資清:為湖南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鼓與呼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