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3 20:30 來源:紅網 作者:彭美琳 韓陽 點擊:
紅網時刻新聞4月3日訊(通訊員 彭美琳)4月2日,瀟湘晨報《十幾歲》雜志的編輯們來到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天頂校區)博才書院,與學校師生一起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圓桌派”主題互動。

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副校長、天頂校區執行校長羅愛斌,副校長王健宇,教師發展處主任陳艷出席了本次活動。出席了本次活動。

據了解,這次“圓桌派”活動恰逢學校“科技節”,因此討論的話題也是科技感滿滿。大家圍繞“發現事物的那種快樂”展開圓桌討論,暢所欲言,碰撞出思維的火花。
煙花怎樣才能呈現不一樣的顏色?竹節蟲為什么能成為“偽裝大師”?糖水可以成為隱形墨水嗎?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破解平板電腦的密碼?……十多位學生代表侃侃而談,講述了精彩紛呈的探索故事,和大家分享了他們從探索過程中體會到的快樂。

同學們從科學發現談到對生活的思考。八年級的張恩溯同學在分享自己探索巧克力由苦變甜的經歷時說:“巧克力在苦和甜之間的反差很大,會有一段過渡期。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從萬丈深淵到高山之巔,我們無法一蹴而就,其中也會有一段可能比較灰暗的時期,但是只要堅持,就能品到生活中的甜味。”同學們靈動的思維、奇妙的想象、激辯的口才折服了現場的嘉賓和觀眾。

討論結束后,羅愛斌就本次活動做點評發言,他表示,“圓桌派”活動將科技節與文學社團活動結合起來,展現出大家的科學思維和文學功底,他希望同學們能在了解科學、愛科學的同時,做到會表達、善表達,能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攀登學習與思考的新高峰。
隨后,《十幾歲》雜志執行主編余婭為學校授予了“《十幾歲》雜志校園文學社團合作學校”證書。她表示,大家的發言體現了知行合一的科學精神,也充滿了想象力,文學和學科一樣,離不開對世界的好奇心和大膽的想象力,希望大家保持熱愛,繼續探索。
上一條:【光明社教育家】湖南師范大學校長劉仲華:未來教師角色將出現分化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