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 16:55 來源:央視新聞 作者:魏郁 王洹星 賈思曼 點擊:
2024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紀念日。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很多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對于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為什么“能”,他們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
黎巴嫩學者阿德漢·賽義德已經在中國學習、工作了九年時間,目前是浙江工商大學東亞研究院研究員。對于賽義德來說,在中國生活的所見所聞和自己的研究領域,正好形成了實踐和理論的互補,因此在談到自己眼中的中國共產黨時,他感受頗深:

黎巴嫩學者阿德漢·賽義德
阿德漢·賽義德:“中國從一個遭受分裂、占領、殖民剝削和經濟落后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最大的商品生產國,以及創新領先的國家。中國成功的發展經驗,特別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經驗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希望,中國也正在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三大全球倡議等理念來實現這種希望。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存在,這一切都不可能實現。”
阿德漢·賽義德說,在他看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和人民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歷史。阿德漢·賽義德:“一個政黨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就不可能走過一百多年歷史,而這種信任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因為這個政黨能夠正確解讀中國現實、正確科學應對挑戰,這就是中國共產黨能夠延續百年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我相信將繼續延續下去。”
來自孟加拉國的學者加力布在中國學習生活已滿二十年,現在是武漢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跨文化交流與“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加力布認為,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

孟加拉國學者加力布
加力布:“我是大學老師,我有(來自)貴州、廣西、云南、新疆的學生。我從這些年輕人身上或者是從他跟我的互動交流的過程中看到,他們對黨的認可。我們有時候說56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它是一個大的家庭,一個Big Family。”
很多常年在中國工作生活的外國人可能并沒有意識到,他們其實每天都有機會同中國共產黨黨員打交道,他們也許是身邊的同事、同學,也有可能是社區志愿者、外賣小哥、出租車司機或者食堂阿姨……來自剛果(布)的博士生高翔說,中國共產黨黨員無私奉獻的精神讓他印象最為深刻。

湖南師范大學剛果(布)籍博士生高翔
高翔:“我能夠看到很多中國的黨員,他們會愿意去一些農村比較(偏)遠的地方來幫助這個地區的人民,他們不會考慮生活條件,我覺得(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他們還是能做起來,我覺得是很好。”
而在阿德漢·賽義德眼中,中國共產黨黨員就是那個一直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人,也是當有需要時就會出現在身邊的人。
阿德漢·賽義德:“在中國期間,我與數千名各級黨員打過交道。他們總是在最困難和最危險的情況下自愿為人民服務,這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們這里有一位70歲左右的退休大學教授,他每天都在打掃公共空間。后來我才知道,沒有人請他做志愿者,但他自己來了,這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在中國共產黨迎來自己103歲生日之際,這幾位外國友人也送上了自己的祝福,他們相信中國共產黨將帶領中國人民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
高翔:“我覺得中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人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幸福。中國共產黨一定會給世界和平與發展帶來更多的驚喜,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阿德漢·賽義德:“我相信,中國共產黨正(帶領中國人民)朝著中華民族幸福進步的方向自信而堅定地前進;我相信,中國共產黨不僅將為中國人民的幸福和中國的發展作出貢獻,也將在全球范圍內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上一條:【新湖南】旗幟凝聚力量 黨建引領發展,湖南師范大學夯實基層黨建工作
下一條:【紅網】徐新平:開拓與深化——評《北洋政府時期民營報人新聞思想研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