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3 21:04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唐卓婧 陳龍 點擊: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湖南師范大學(以下簡稱湖南師大)與綏寧人民結下了深厚情緣。自2015年駐村幫扶插柳村以來,湖南師大結合村內自然風光、苗寨特色、民俗風情,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昔日貧困村如今變成藝術村、旅游村,獲評“全省脫貧攻堅示范村”。2021年,湖南師大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進駐花園閣村后,又傾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帶動基礎設施完善、產業發展壯大,助力花園閣4A景區創建,2023年獲評“湖南省美麗鄉村(和美湘村)示范點”。
在助推鄉村振興之余,湖南師大還充分發揮高校學科和專業人才優勢,主動作為,堅持“輸血”與“造血”并舉,既積極開展送教、送培、支教活動,又幫助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隊伍能力、學生綜合素質和學校管理水平,書寫了縣域教育振興的新篇章。2024年,全縣參加普通高考人數1927人,本科上線人數891人,上線率46.24%,較2020年提高13.95%。600分以上38人,比2023年增加22人。
對口援助,精準把脈定向。針對綏寧縣師資不強、學科不平衡、生源外流等問題,湖南師大先后2次組建專家團,對綏寧一中、實驗中學、芙蓉學校進行考察調研,通過隨機聽課、個別座談、調查走訪、集中反饋等形式,全面了解綏寧縣教育現狀,對基礎教育進行教學診斷,提出指導性意見建議,為構建高效課堂、全面幫扶基礎教育問診把脈。經過多次溝通協商,雙方簽訂《湖南師范大學援助綏寧教育協議書》,湖南師大以綏寧一中、實驗中學、芙蓉學校三個學校為基點,在教育教學管理、聯合教研教改、師資人才培養、教育資源共享等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指導與支持,并健全完善教師業務考試、教師與學生同堂考試、行政領導上主課等制度,持續向綏寧縣教育一線輸送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引領全縣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攜手共進,深化合作賦能。充分發揮高校綜合優勢,湖南師大先后委派1名學監、9個名師、3個專家團隊、3支研究生支教團隊,對綏寧一中、實驗中學、芙蓉學校進行長期幫扶,幫助補齊數學、物理等薄弱學科短板,傳播發達地區的先進辦學理念和管理模式,持續提升全縣整體辦學水平。同時,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奧賽指導、干部教師培訓、高考命題解題指導和命題解題競賽等活動,定期選派本土名師、優質學生到師大附中跟崗學習、短期培訓,全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2021年以來,湖南師大累計開展教育質量提升培訓、校長培訓、中層干部培訓、教師綜合素養提升培訓、德育干部培訓等各類培訓23場次,全縣958名學校管理層、教師赴師大或在本縣培訓,進一步提升了全縣教育教學水平,綏寧縣中考、高考成績逐年提升。
乘勢而上,助推全面發展。新一屆縣委、縣政府積極回應39萬綏寧人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無限期盼,以湖南師大對口幫扶為契機,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提升教學質量,全縣各類教育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對25所公辦幼兒園分步實施提質擴容計劃,完成22所民辦幼兒園普惠性認定,實現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嚴格落實劃片就近入學政策,增加公辦義務教育學位5000余個,確保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完成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和信息化設備升級換代,“特立體藝館”等一批項目順利落地,推進普高教育提質發展;建立縣職業中專與高職學校聯合辦學機制,多渠道引導社會力量開辦中職實訓基地,推動職業教育多層次發展。并在湖南師大的引導帶動下,籌劃成立了綏寧縣教育促進會,專項獎勵業績突出的教育工作者和品學兼優的學生;建立完善了縣級領導聯校制度、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狠抓思政教育和師德師風;推動在全省首創自主研發了“綏寧縣學生資助查詢系統”,確保無學生因貧失學輟學。同時持續加強教育人才隊伍建設,2021年以來,綏寧縣采取培養免費師范生、公開招聘、特崗招聘、縣外引進方式補充教師510人,其中湖南師大畢業生14人。(楊超文 龍松娥)
原文鏈接:https://xczx.voc.com.cn/article/202408/202408131755308900.html
上一條:【掌上長沙】讓科學教育自然發生!科學副校長帶著小學科學老師去抓蟲
下一條:【人民網】“中華倫理文明與中國道德話語”研究生暑期學校在長沙舉辦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