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19:03 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新聞網 作者: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點擊:

(供稿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2025年9月,教育部公布第四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示范活動入圍名單,全國高校共有200個團隊入選,我校劉紅榮教授領銜的物理學科教師團隊入選,成為繼外國語言文學學科教師團隊、中華倫理文明傳承發展與倫理學理論創新教師團隊后我校第三支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的隊伍。
多年來,物理學科教師團隊堅持以黨建鑄魂、以樹人為本、以科研賦能、以服務踐行使命,將“悟物崇理、博學善思”的學術追求與“以生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熔鑄于心,在科教融合中綻放師者光芒,培育出一批批服務國家戰略的“追光者”。
一、名師引領,打造奮發有為的一流團隊
團隊充分發揮名師的示范引領作用。負責人劉紅榮任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院長、湖南省量子效應與量子技術基礎學科研究中心主任、物質微結構與功能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他長期堅守教學科研一線,在電子顯微三維重構與病毒原子結構解析領域取得了系列原創成果,在Science、PNAS等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獲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主持國家自科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集成項目、重點項目等重要科研項目。
團隊成員匡樂滿教授,為我校物理學科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奠定了良好的學科基礎。他在潛心耕耘、扎實推進學科建設的同時,甘為人梯、獎掖后學,不遺余力地為青年學者插上騰飛的翅膀,使物理學科獲得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在團隊名師的提攜引領和言傳身教下,團隊先后有12人獲國家級人才計劃項目,23 人獲省部級人才計劃項目,推動物理學科發展邁上新臺階,助力物理學專業完成教育部師范類第三級認證現場考察。
二、黨建領航,筑牢為黨育人的初心之基
物理系教工黨支部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精心構建“黨建引領、平臺支撐、老帶新促發展”的良性建設體系。憑借扎實且富有成效的工作,該支部入選第四批“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并榮獲“湖南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學院黨委高度重視青年教師在政治上的成長。學院青年教師代表、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袁尊理老師深有感觸地表示,對于每一位剛入職的老師,學院黨委負責人都會為其上職業生涯“第一課”,引導青年教師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大責任,并積極鼓勵他們加入黨組織。據統計,該團隊擁有41名成員,其中黨員同志達23人,占比超半數。團隊成員中涌現了湖南省先進工作者、湖南省優秀教師工作者、湖南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等一批優秀的黨員同志。
三、前沿突破,勇攀科技自立的創新高峰
團隊秉持“悟物崇理、博學善思”學術追求,依托低維量子結構與調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平臺,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開展有組織科研。堅持“問題導向”,參與組建湘江實驗室、牽頭多項“揭榜掛帥”項目,聚焦國家需求攻堅重大科學問題。
深耕基礎研究數十年如一日,成果斐然:劉紅榮教授與程凌鵬教授在Science發表湖南省首篇本土研究論文;景輝教授參與的研究成果先后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近五年,團隊在PT量子光力學精密測量、病毒原子結構解析等方向產出一批原創成果,在Science、Nature、PR系列等頂刊年均發文15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1項、重點項目6項,獲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3項、國家人才項目4項。與益陽共建湖南未來光電技術研究院、深化國際合作,獲批留學基金委創新型人才聯合培養項目,并參與北京譜儀BESIII、日本高能加速器機構Belle II等國際合作組,持續提升學科國際影響力。
四、因材施教,培育堪當重任的時代新人
團隊堅持深耕教學一線,每位老師每年至少主講一門本科生課程,并依托教學實踐出版《大學物理》《新編物理奧林匹克教程》等教材5部。主持國家級、省部級教改項目7項,其中《熱力學與統計物理》課程構建了“一閉環、兩平臺、三階段”的創新教學模式。《量子力學》等5門課程獲批省級一流課程。
團隊深化教學改革與研究,與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聯合設立基礎學科拔尖班——周光召班,積極探索“物理科學家+卓越師范生”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光召班”本科生大一大二便可進入實驗室,跟隨團隊教師參與物理學前沿課題研究。在團隊老師的悉心指導下,近年來,該班學生斬獲省級以上獎項60余項,發表高水平論文50余篇,獲批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多人進入國內外頂尖科研院所深造。“光召班”先后入選中國科學院大學“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及“湖南省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五、社會服務,傳遞點亮未來的科學之光
團隊始終把至誠報國作為共同信念,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他們不忘利用專業所長,為社會和人民服務。他們自覺承擔科普的社會責任,“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湖南師范大學天文館,年均接待超1萬人次,將浩瀚宇宙的奧秘帶到社會公眾面前;打造系列“科普黨課”,走進機關、企業、社區;連續參與舉辦“世界量子日”活動,讓前沿科技走出實驗室,走進大眾視野。
不僅如此,團隊還助力物理學科拔尖人才早期培養,通過暑期夏令營、學科奧賽長訓及物理學科領軍教師專題培訓,近五年累計培訓中學師生1000余人次,其中41人獲全國物理奧賽金牌。從天文館里仰望星空的孩子,到奧賽場上摘金奪銀的少年,團隊用科普的火種,點燃了一代代青少年的科學夢想。
編輯:黃依依
責編:馬鐵泉
審核:周凱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