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9 10:26 來源:紅網 作者:潘錦 點擊:
紅網時刻新聞3月28日訊(記者 潘錦)近日,湖南師范大學2019級化學專業本科生胡軒瀅以第一作者,周敏、徐新宇為共同作者在國際知名化學教育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上發表題為“A demonstration of silver with various morphology recovered from wastewater”科普實驗研究論文(J. Chem. Educ.2023, 100, 2, 1069–1075)。論文闡述了利用聚苯胺從廢水中回收銀的基本原理,充分展示了化學之美、化學之趣。
此次本科生作為第一作者在J. Chem. Educ. 上發表科普教育論文,是該校化學專業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成果,有效擴大了湖南師范大學在化學教育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以大創實驗項目為載體培養師范生創新精神
“課堂上,老師并不會把現成的理論直接傳授給我們,而是讓我們自主思考,獨立探尋問題的更優解答。老師的引導使我萌生了課余參與科研的想法。”已獲得免試進入浙江大學讀研資格的胡軒瀅說,她與有同樣想法的周敏、徐新宇同學一起聯系到了景一丹、張效敏兩位指導老師。兩位老師結合個人在化學教育研究和產學研融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為學生搭建科研小組,共同確立以聚苯胺便捷回收貴金屬銀為主的研究內容,并成功立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驗計劃項目。三位同學課余時間都泡在實驗室開展研究,該項目以優秀等級結項。
近年來,湖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以大學生創新創業實驗計劃項目為切入點,搭建了“大創項目培訓”與專業理論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形成了“組建創新學習小組、強化創新實踐能力、共助創新成果產出”三位一體的創新型師范人才培養策略,以提高師范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以實驗創新大賽為契機提升師范生綜合素養
經學院推薦,“銀回收三人組”憑借“廢水淘銀及其魅力化學視角探究”實驗項目參加了2021年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化學實驗創新設計大賽。景一丹、張效敏兩位老師為三人組進行詳細的論文指導。師生還就視頻制作、論文答辯等方面的細節內容反復推敲,力求完善。在師生協同努力下,該實驗最終獲華南賽區決賽一等獎、科普賽道第一名,在全國總決賽中獲二等獎。
湖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十分重視師范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師范生綜合素養包括“知識素養”“能力素養”“道德素養”三個維度的要求。由于三個維度涵蓋面廣、跨越大,如何把握它們之間的平衡并將其落實到位,是要重視和解決的問題。學院將“三維度”綜合素養要求具體化為掌握知識、能言善辯和溝通交往三種能力,并依托實驗創新大賽等綜合性理論實踐活動,切實加強師范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已獲得免試進入清華大學碩博連讀資格的周敏說:“通過參加實驗創新大賽,我們不僅開拓了視野,論文撰寫能力、視頻制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內的個人綜合素養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以科普教育活動為平臺增強師范生教育情懷
作為國家級一流師范專業教育培育建設點,湖南師范大學化學專業以培養具有卓越教師潛質的優秀畢業生為目標,實行本科生導師制,鼓勵教師將科研內容轉化為教學課程,將研究成果轉變為科普項目,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夏令營教育實踐,在科普和教學中傳達志為人師、學為人師、樂為人師的職業價值取向。
景一丹老師是趣味化學實驗夏令營教師團隊的核心成員,她鼓勵學生將研究內容轉化為科普項目,積極參與夏令營教育實踐。在景一丹老師指導下,三位同學優化實驗方案,編寫臺詞腳本,拍攝實驗過程,制作的科普視頻獲評湖南省第十一屆優秀科普作品并獲批湖南省科普專項立項。通過卓越教師計劃保送到本校繼續讀研的徐新宇說:“科普活動讓我們體會到了提高公眾科學素養的重要意義,也增強了我未來從事基礎教育的信心和愛教樂教的教育情懷”。
“銀回收三人組”是湖南師范大學化學專業近年來培養的優秀師范生的縮影。作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化學專業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拔尖創新人才和具有卓越教師潛質的優秀畢業生為目標,不斷推進學科綜合改革,以產學研結合、理工教融合等方式,協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綜合素養和教育情懷,引領師范生全面成長。
原文鏈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599525107767310&wfr=spider&for=pc
上一條:【紅網】湖南師范大學老年志愿者協會開展“送醫上門”學雷鋒活動
下一條:【長沙晚報】湖南師范大學世承書院堅持因材施教、優生優培,培養創新之人才
【關閉】